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引领 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来源:   时间: 2025-06-03 15:34

 

 

舒兰市是吉林省粮食主产区之一,秸秆产生量大、分布广,长期以来,秸秆禁烧难度大、资源化利用压力更大、任务也比较重。2017年以来,舒兰市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2020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县(全国只有三个试点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明确目标、综合施策,以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为引领,逐渐形成了市、乡、村三级联动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体系,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初步形成。四年来,秸秆综合利率明显提升。

一、摸清底数,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舒兰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为省辖县级市,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面积4559平方公里,辖区17个乡镇街、210个行政村,总人口6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3万。全市现有耕地面积216万亩,其中旱田141万亩、水田75万亩。全市常年秸秆可产生量130万吨左右,多以玉米和水稻秸秆为主,水稻秸秆全部离田作为畜牧饲草自用或外销;玉米秸秆产生量约80万吨,可收集利用量约为75万吨。玉米秸秆多数在田间地头焚烧,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因此解决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当务之急。

前些年通过政策扶持玉米秸秆转化利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秸秆化利用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经营主体运营资金不足等问题,制约着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有效开展。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开展以来,舒兰市因地制宜、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综合研判,每年都密切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尤其是2020年,在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的正确指导下,先后制定出了吉林省舒兰市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和《舒兰市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并上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和省农业农村厅,使舒兰市的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二、加大投入,强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舒兰市作为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县,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配套政策,同时也加大了财政资金投入,2017以来除国家补贴资金投入2396万元,舒兰地方财政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秸秆捡拾机械、捡拾打捆离田、收储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补贴。通过试点项目实施,全市秸秆禁烧、“五化”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四年秸秆综合利用率提20%

三、综合利用,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

舒兰市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主要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为主,兼顾秸秆基料化利用,同时积极探索秸秆直燃清洁取暖特色化利用途径。秸秆肥料化利用主要是采取玉米秸秆与粪污添加腐熟剂混拌、堆沤腐熟成有机肥还田,四年来,堆沤有机肥40000多立方米,处理玉米秸秆20000吨,还田面积达14000多公顷,土壤结构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明显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主要是玉米秸秆黄储发酵成黄牛饲用,推进了全市秸秆变肉、秸秆过腹还田项目和黄牛大县发展进程;秸秆基料化利用主要是依托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省农科院为技术依托,利用玉米秸秆作为基料种植(大球杆菌)赤松茸,面积虽然不多,但也拓展了秸秆作为基料推广米菇间作高产模式;试点项目在开展以上“三化”的基础上,同时积极探索秸秆直燃清洁取暖特色化利用途径,2020年我市一家试点项目实施主体积极改进传统燃煤取暖方式,购进秸秆直燃锅炉,就近捡拾秸秆、收储直燃取暖,效果非常显著。

四、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近年来,舒兰市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试点工作为抓手,采取政府搭台、主体实施、市场运作方式,建立健全了乡、村、社三级秸秆捡拾打捆工作责任体系,逐渐形成了以秸秆捡拾打捆、收储运、综合利用为体系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一套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标准和产业运行模式及长效运营机制初步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步显现,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为舒兰市农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舒兰市农业农村局